跨越千里的经派婚介“帮”再添新藏汉婚姻?

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讯 国庆假期期间,大冶市天鹅宴会中心红色绸布的大厅里弥漫着桂花的香气。藏族姑娘索然卓嘎头戴绣有凤冠的凤冠,下着荷花裙,眼神充满喜悦。 “我常听长辈说‘命运就是命运’,但我的命运是由我的位置决定的。”她微笑着转过头,对上了旁边新郎郑子国的目光。 2025年国庆节,这对在精牌相识的藏族青年情侣正式结婚。截至目前,已有两名藏族和汉族员工在金牌结婚。
从山南到湖北,我遇到了一位热心的兄弟。
“当时我只知道黄石有好工作,没想到我会把心留在这里。” 2021年深秋,21岁的索朗卓嘎接到支持黄石赴西藏“众筹”就业的通知,从山南赶来西藏,到湖北省,成为金杯公司枫林酒厂的检验员。
大冶毕业生郑子国在工厂负责生产信息。当小伙子第一次看到这个藏族姑娘时,眼睛就亮了。 “他的笑容就像高原上的阳光一样灿烂。”
热心的郑子国经常约苏浪卓赫周末去黄石市的大街小巷逛街,两人很快就一拍即合。 “他就像一个大哥哥一样,把我照顾得很好。”索朗卓嘎说,由于他不吃海鲜,两人出去吃饭时,他总是提前告诉餐厅“忌鱼虾”。当她感冒发烧的时候,男孩一下班就跑去买药。
2023年夏初,苏浪卓赫听着郑子国的告白,听着慈湖晚风的吹拂,微笑着点了点头。
3000多公里的目的地已扎根黄石。
《爱情日历》描述800多天的甜蜜日常生活
去年7月,索朗卓嘎带着郑子国回西藏见父母。
索朗卓嘎的父亲提前来拉萨接她,并为她精心准备了酥油茶和糌粑。 “叔叔牵着我的手,黄石是个好地方,照顾好卓哥。”郑子国至今还记得那一刻的兴奋。
在黄石,郑子国的父母将苏浪卓儿视为自己的女儿。 “以前,家人过生日都是简单的饭菜,卓和来了,家里人就提前准备好了鲜花和礼物,家里的气氛变得特别热闹。”郑子国的妈妈笑着说。
今年2月,在父母的支持下,夫妻俩在西藏自治区科纳领取了结婚证。
郑子国的手机里有一个“爱情日历”,每天都会更新。在他们的婚礼当天,年轻人在日历上写道:“我们的婚礼将是我们在一起已经第 836 天了。”
藏族和汉族夫妇为新婚夫妇送去祝福
婚礼上还有两位特邀嘉宾:柯长山和葛震。他们都是金牌的员工。葛震也于2021年通过工作支持加入金牌,并在工作中认识了柯长山。两人于2024年元旦结婚。
“当我看到卓嘎结婚的时候,我感觉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,我很高兴。”葛珍说。 “公司就像一座桥梁,它不仅让我们开始职业生涯,还让我们结识相伴一生的人。”从初学者到技术专家,卓嘎、葛震一家人的经历,清晰地体现了金牌“员工友善”的理念,也体现了黄石“黄石模式”在西藏就业保障的不断发展。
2020年,西藏援藏人员发现山南的工作压力很大。紧接着,首趟“西藏就业专列”搭载3名5名山南青年走进黄石,受到金桩公司等人的热烈欢迎。
在真牌,这些故事并非巧合。索朗卓嘎说,金牌公司为他们准备了两人宿舍。 “工作中有很多藏族同事,我们就像一家人。逢年过节,我们一起做藏面,跳锅庄舞。”郑子国作的爱情日历记录了两人甜蜜关系的每一个细节。也证明了这段婚姻受到了金排家族的热烈保护。
近年来,黄石市将藏族大学生纳入“黄石新城”规划,推出保就业、保创业、保住房等17项政策。今年7月,273名藏族大学生在黄石打工。
黄石市委统战部、黄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出席婚礼市局、黄石市第七届援藏队表达了祝福,并向大冶赠送了大冶亲绣的题词:“结婚就业万里千里,民族友谊万古长青”。
苏郎卓和握着郑子国的手,眼含热泪地看着台下的同胞和黄石的亲友,说道:“我来自湖南山北,我不仅有工作,还有房子。”